在PC互联网时代,支付宝几乎将网上支付的全部市场份额揽入怀中,然而随着微信支付以及百度钱包的横空出世,BAT在零售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上已各有布局,但在线下移动支付方面,BAT都还未开始真正发力。
如果说在2013年到2014年之间,零售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只是阿里与腾讯之间的战争的话,而在2015年,我们则可以大胆猜想移动云支付将必然演变成BAT三强争霸的局面。
首先,在线上零售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方面,阿里所拥有的支付宝目前移动支付用户最多,先天优势明显。腾讯自然不必多说,借助微信红包的病毒传播效应,微信支付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户已经过亿。而为了O2O大蛋糕,百度肯定不会再甘于在移动云支付环节受制于人,必然会大力推广百度钱包。
另一方面,在O2O的很多商业环境中,更多的云支付交易发生在线下商铺。因此,在对线上支付用户争夺完毕之后,三巨头很可能会转而进攻线下移动云支付用户,有可能会通过推出智能终端的方式,来达到占领线下移动支付的市场的目的。
线下移动支付:使用场景不多,市场仍需教育
不过,尽管BAT三巨头野心勃勃,但目前来看,人们的移动支付习惯还只是仅仅在电影票购买、打车等几个方面,在大量的线下商业交易环节中,用户的支付方式依然非常传统。比如在线下服装店的购买体验中,目前大多数用户依然是采用传统的现金结账和银联POS机刷卡的方式,线下移动云支付的使用场景并不多。
首先,移动互联网未能获得大规模的普及,像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超过6亿用户的零售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产品未能出现,还有,商户们普遍还缺乏O2O方面的市场意识。毕竟,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线下商业的改造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。这是因为线下商业庞大而繁杂,很难瞬间形成全面的渗透,这就需要进行O2O市场开拓的厂商进行大量的地推,才能达到对市场的教育过程。
事实上,在目前众多的垂直O2O领域,我们发现如果是单纯互联网的软件服务,是很难实现商业交易的闭环和去中介化的。比如在电影票购买这个目前O2O程度较高的领域中,首先需要用户安装一个App或者通过浏览器登陆wap站下订单,然后用户通过支付宝、微信支付或者是网上银行进行支付,最终用户到电影院取票还必须通过一个取票终端机来完成,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几乎无其他人工参与的智能O2O闭环。
总而言之,O2O作为一个具有万亿元规模的大蛋糕,无论是BAT三强,还是传统商业巨头,无不觊觎这个即将爆发的市场,而零售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环节作为O2O闭环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,必将是巨头们重点布局和争夺的重地。特别是在线下移动支付方面,2015年,BAT之间必有一战,而O2O市场进程也将会由此继续加快。